当前位置:首页 > 走势 > 正文

资本论读书笔记(资本论读书笔记600字)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本文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对该书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从马克思的历史背景、劳动价值论、商品、剩余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经典之作。

1、马克思的历史背景

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介绍了他的研究对象——资本。同时,他还描绘了当时欧洲的社会形态和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他指出,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制度使人类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矛盾。因此,他主张实行共产主义制度,消灭这些矛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

接着,在剩余价值理论提出之前,马克思讨论了货币对商品的影响。他认为,商品从原始状态到现在,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成为了交换媒介。而货币的出现,使交换变得更加简便。货币不再只是一种价值尺度,它还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学口语中,劳动价值论被认为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因为其贯穿全书,所以可以在任何节选中看到。他把工人的劳动看作商品,并提出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概念,这两者构成了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劳动价值论

在第二部分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商品的价值来自于其中包含的人类劳动。然而,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值,这是由于包含其中的人类劳动的性质不同。例如,需要更多脑力的劳动创造出的商品往往拥有更高的价值。

马克思说,一个劳动力的价值等于该劳动力生产必需品和其他必需品所需要的人类劳动量。实际上,每个社会都有统一的劳动力价值标准。这就是货币,货币起着衡量各种不同的劳动量的功能。

通过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的本质和存在形式。他认为,商品是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的产物。

3、商品和剩余价值

在第三部分中,马克思讨论了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相关性。他认为,光有商品还不够,最关键的还是剩余价值的产生。而剩余价值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有产品都是由许多工人在社会分工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但这些工人并不直接获得自己创造的财富,而是只得到用来购买必需品的报酬。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工人生产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从资本家那里所获得的报酬。这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呼吁工人联合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消除阶级对立,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4、马克思的哲学观点

在整个《资本论》中,m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一个哲学家。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分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变革是由物质基础变化所导致的。而物质基础指的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指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方法,生产关系是指商品生产的交换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所有的社会关系。

阶级斗争是指由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发的各种社会冲突。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资本主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最终要被超越。只有消除了阶级斗争,实现人类共同利益,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总结:

通过这份资本论读书笔记,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马克思的思想和世界观。他始终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避免阶段,但最终一定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在当前的生产关系中积极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落实。